2024-08-07 16:19:48 阅读量:55
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中,实验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实验原始记录不原始”的情况,这给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常见现象有:
1 检验样品的准备、处置和制备记录不全
检验原始记录最基本的要求是将观察到的情况、数据加以记录,这里指的观察到的情况包括从样品的准备、处置和制备开始到检验结束所观察到的全过程。实验室往往对检验过程观察到的情况记录比较详细,但对样品的准备、处置和制备过程,如样品在恒温恒湿间的等温过程、水泥的水养护过程等过程记录不全,甚至不予记录。按照“实验室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的要求,检验样品的准备、处置和制备,也是检验的过程,也应及时、准确、完整地加以记录,同时,对检验员要加强教育,要有完整准确地记录原始记录的意识。
2 引用数据缺少可追溯性
检验后的计算过程中往往需要引用一些常数或系数。所有引用数据都应有出处,常数主要是标准中给出,系数则是在检验前作出标准曲线后得出,标准曲线不是做出一次后永远使用,而是应定期做标准曲线,因此,在使用标准曲线时,应在原始记录中附上本次检测使用的标准曲线或注明标准曲线编号。而有的实验室在记录原始记录时,并不将标准曲线附在原始记录中或在原始记录中注明出处,使其引用的数据不具有可追溯性。因此,检验人员在记录检验原始记录时,应将引用的标准曲线附在原始记录中,或将引用的标准曲线的编号在原始记录中注明,使得原始记录中的引用数据具有可追溯性。
3 从笔记本上转抄检验记录
检验原始记录是原始的观察记录,应该在观察时实时记录,有些检验员出于自己保留数据的原因,也有些检验员出于保持原始记录干净整洁的原因,养成了将原始记录先记录在笔记本上,过后再转抄到格式化的原始记录上。因此,实验室有必要要求检验人员将记录及时记录在受控的格式化的原始记录表式中,不得先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转抄到格式化的原始记录上。
……
以下将深入探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规范的培训与指导
许多实验人员在开展工作之前,没有接受系统且专业的实验记录培训。他们不清楚原始记录应包含哪些关键信息,如何准确、清晰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例如,一些新手可能会遗漏实验中的重要步骤、实验条件的细微变化或者异常现象。
二、时间压力与工作繁忙
科研工作往往任务繁重,实验人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实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效率,他们可能会简化记录过程,或者在实验结束后凭记忆补写记录,从而导致记录的内容与实际发生的情况存在偏差。
比如,在进行一系列连续实验时,实验人员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每个实验步骤结束后立即进行详细记录,而是等到全部实验完成后再统一回忆和记录,这就容易出现记错或漏记的问题。
三、主观疏忽与随意性
部分实验人员对实验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态度不够严谨。他们可能认为一些细节无关紧要,或者觉得自己能够记住,从而没有认真记录。
例如,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可能因为粗心大意写错数字,或者对于一些看似不重要但实际上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未进行记录。
四、为迎合预期结果而篡改
在某些情况下,实验人员可能受到利益驱动或者急于得出理想的结论,故意篡改或伪造原始记录,以使其符合预期的结果。
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科学研究的诚信原则,比如在药物研发实验中,为了使药物通过审批,可能会对不利于药物效果的数据进行修改或删除。
五、记录工具和方法不完善
如果记录工具不便捷或者记录方法不合理,也会影响原始记录的质量。例如,使用纸质记录时,页面空间有限,可能导致记录不完整;或者电子记录系统设计不合理,操作复杂,导致实验人员不能及时、准确地录入信息。
六、监督和审核机制不健全
实验室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核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的记录行为。没有定期的检查和审核,实验人员可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随意记录。
综上所述,“实验原始记录不原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缺乏培训、时间压力、主观因素、工具方法以及监督机制等。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加强培训、提高意识、完善制度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实验原始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