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干燥剂及其使用技巧

2025-02-21 20:30:28 阅读量:65

一、干燥剂选择原则

1. 兼容性:干燥剂与被干燥物质不发生反应,且不催化分解或聚合反应。  

2. 酸碱性匹配:酸性物质用酸性干燥剂,碱性物质用碱性干燥剂,中性物质用中性干燥剂。  

3. 干燥速度与效果:根据需求选择吸水速度快、效果好的干燥剂。  

4. 安全性:避免使用与水反应剧烈(如金属钠)的干燥剂处理大量水分。  

5. 用量与操作:干燥剂应过量,及时或定期更换。



二、干燥剂分类

1. 酸性干燥剂:浓硫酸、浓磷酸、五氧化二磷。  

2. 中性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  

3. 碱性干燥剂:碱石灰、氧化钙、固体NaOH。  

4. 其他:金属钠、分子筛、变色硅胶。



三、常用干燥剂及其特性

1. 无水氯化钙(CaCl₂)  

特性:吸水能力强,速度快,价格低。  

适用:中性物质。  

限制:不宜用于酸性物质、醇类、胺类及某些醛、酮、酯。


2. 无水硫酸钠(Na₂SO₄)  

特性:吸水容量大,中性,价格低。  

适用:初步干燥,去除大量水分。  

限制:干燥速度慢,效果一般。


3. 无水硫酸镁(MgSO₄)  

特性:吸水容量大,速度快,中性。  

适用:各类有机物,尤其是不宜用氯化钙干燥的物质。


4. 五氧化二磷(P₂O₅)  

特性:干燥效力最高。  

适用:微量水分去除。  

限制:操作不便,价格高,不适用于醇类、酸类、碱类。


5. 金属钠(Na)  

特性:高效去除微量水分。  

适用:醚类、苯等惰性溶剂。  

限制:不适用于醇、酸、酯、酮、醛及某些胺类。


6. 分子筛  

特性:高效干燥,适用于气体和液体。  

适用:空气、天然气、乙醇、乙醚等。  

类型:A型、X型、Y型。


7. 变色硅胶  

特性:吸潮后颜色变化,可指示干燥状态。  

适用:药品、电子产品等需频繁更换干燥剂的场合。  

颜色变化:蓝色→粉红色(吸潮饱和)。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搅拌与放置:加入干燥剂后需搅拌并静置一夜。  

2. 温度控制:根据干燥剂性质调节温度。  

3. 分离与过滤:吸水后干燥剂需及时分离,避免再次吸湿。  

4. 分子筛使用:装填于玻璃管中,溶剂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流动脱水。



【文字多为原创,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改正。】